荣年融资租赁招聘(荣融集团)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导读:医疗明星企业蓝海之略近日因为涉嫌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司曾引领行业模式创新,与上千家县级公立医院合作建设科室。

在互联网改变商业模式的大潮下,企业不盈利、巨额补贴用户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企业规模越大越好。

医疗领域却有例外。曾与上千家县级公立医院合作建设科室的医疗明星公司、新三板挂牌拟IPO企业蓝海之略(834818.OC),虽然公司项目难以快速盈利,但公司通过借新钱还旧债,快速跑马圈地,撬动了融资租赁公司资金50多亿元。但今年7月,该公司突然资金链断裂,员工纷纷离职,董事长罗志林失联,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数百家医院被租赁公司索债,面临资产被冻结、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蓝海之略的成立恰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被视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顽症的一条市场化解决路径。但业内人士指出,无视医疗资源稀缺的特性,试图用一个模式快速复制到全国就能解决难题,可能欲速则不达。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医疗明星企业突然休克

近年来,一种试图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商业模式一度引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校学者们的兴趣,也受到卫生管理部门高度关注。

清华大学商业模式研究学者把这个模式定义为“医疗生态系统赋能型企业”,并对其展开研究。该模式的创始人蓝海之略董事长罗志林还曾以上海交通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客座教授的身份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表演讲,讲述医疗改革下的创新商业机会。

“听完以后很震惊,好像眼前一亮,似乎是一个解题的出路,特别在公立医院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做一个有益的尝试,”广东省卫生厅一位时任负责人在2013年评价蓝海之略模式时曾说道。

蓝海之略是一家医院管理公司,首创了“医院管理+融资租赁”模式,无偿为县级公立医院提供医疗设备、技术专家,还帮助医院收集患者、打造医院品牌,目的是让基层医院在短期内实现治疗水平和收入的大幅提升。

年报显示,到2017年底,蓝海之略运营有眼科、普通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等16门学科,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682个县的5000多家医院,合作融资租赁公司50多家。

公开信息显示,蓝海之略还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大型招商和募捐文艺晚会,仅从2016年9月以来,就累计在359个县市办过晚会,一时间风光无限。“蓝海之略给我们搭建了高速公路,”蓝海之略陕西省微创首席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腔镜中心主任姚英民在陕西的一场晚会上说到。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2018年5月9日,蓝海之略在云南省水富县承办“健康中国基层行” 百市千县精准健康扶贫系列慈善活动

2017年,蓝海之略营业收入达23亿元,同比翻番,归母净利润达到4.8亿元,同比增长两倍,以6.25亿元纳税在珠海市排名第四。同年,公司启动IPO进程,进入上市辅导。

2018年6月,蓝海之略在珠海总部承办“2018互联网+医疗健康”卫健委干部培训,来自全国200多名卫健局领导和公立医院院长参会。

没有人会料到,这会是蓝海之略举办的最后一次活动。

就在活动前夕,蓝海之略资金链出现状况,一笔4000多万元的贷款逾期,公司挪用工资偿还贷款,又导致拖欠了员工工资。在接下来两个月里,情况迅速恶化,公司员工纷纷离职,董事长罗志林失联。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蓝海之略多个子公司已经停止营业

如今,公司已官司缠身,深陷员工、医院和融资租赁公司之间的大量诉讼和仲裁中。公司五个银行账户全部被冻结,27处房产被查封。2018年11月,第一财经记者前往蓝海之略总部发现,原本拥有2300名员工的公司只剩下行政部和财务部少数人员留守,公司人员拒绝答复记者的所有问题。

12月21日,蓝海之略主办券商中信建投证券发布提示风险,称蓝海之略因为有经济犯罪嫌疑,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模式创新走上歧途

程敏(化名)是河南一家县级公立医院的院长,该医院服务覆盖县域人口超过100万。

“他们(蓝海之略)抓住医院想发展、但苦于没有条件的心理,找的都是在夹缝中生存的医院。”程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其所在医院2017年与蓝海之略签订5年合同。2018年6月,蓝海之略突然终止合同履行后,导致医院被融资租赁公司起诉,要求偿还1000多万元设备款。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县级医院缺乏医生、设备、技术、病源和相应资源

风险爆发之前,程敏对蓝海之略的印象是“怪好的”。

根据合同,蓝海之略帮助该县医院建设眼科,由蓝海之略牵头联系设备商、融资公司、三甲医院和医生集团,为科室注入设备、资金和技术。县医院只需提供场地、科室设备批文,以及医院的财务报表。

只有在科室产生新增收入时,医院才需要给蓝海之略分成。五年后,医院还能白得一套设备和培养好的技术人才。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蓝海之略声称为基层医院提供的闭环服务,来源:蓝海之略公开转让说明书

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支持和邻近医院有案例在先的背景下,程敏决定在这份名为《眼科科室标准化建设与技术、人文建设项目服务协议》的合同上签字。

接下来不到一年时间里,程敏医院的眼科从每月没有什么病人、收入只有1万元,到一个月收入30多万元。

本以为要实现壮大医院的梦想,可就在这时,蓝海之略资金链断裂了,专家团队撤走了,也不再偿付设备的租金,科室运营被迫中止。更让程敏忧心的是,融资租赁公司突然找上门来了。

原来,蓝海之略投入的设备是从租赁公司借款买的,借款协议夹在一大堆合同之中。虽然租赁公司把借款给到蓝海之略,但法律上,医院才是真正的借款方。

根据合同,医院科室新增收入分成四块,25%支付设备租金,25%支付专家工资,25%是蓝海之略的利润,剩下25%留给医院。而在实际运营中,往往科室的全部新增收入都不足以支付租金,因此,蓝海之略一直为医院垫付租金和租赁保证金,使项目得以开展。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蓝海之略与医院签署的合同样本,甲方为医院,乙方为蓝海之略,丙方为蓝海之略派驻到医院的专家,即大医精诚集团

蓝海之略停摆后,融租公司开始向医院要钱了。

“蓝海之略把技术力量都撤走了,科室运营不畅,产生不了利润,我拿什么钱来还?”程敏决定跟融资公司“死磕”。

她不认账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设备的合同价格远高于市场价。

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有蓝海之略公司印章的微创和口腔科的设备价格说明文件,其中显示,设备的市场总价为923万元,但蓝海之略卖给医院的价格是1331万元。

为何有408万元溢价?公司解释称,“这是科室的运营服务费用,蓝海之略同医院合作重点打造科室运营与服务能力,同时合作期间蓝海之略为医院担保兜底,承担科室经营的风险。”

蓝海之略董事长罗志林在2018年6月的内部讲话中曾提及,设备融资款里只有40%是真正用来进货买设备。

考虑到医院不用掏一分钱,而蓝海之略又负担了经营的成本和风险,程敏认为溢价有合理之处,她更看重五年后医院获得的改观。

然而,这只是蓝海之略承诺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前提是蓝海之略能够持续运转,一个不断借新还旧的游戏能够继续下去。

一旦蓝海之略断供,即使医院把设备原封不动还给融租公司,也要背上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的“溢价”债务。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目前,有多少家医院受蓝海之略停摆的影响,被融资租赁公司起诉,还没有确切数据。

蓝海之略合作的基层医院遍布全国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和西藏的所有省市区。据该公司在华北的一位大区营销负责人刘文(化名)估计,跟蓝海之略有设备租赁业务的医院数量在1000家以上,大部分合同都未到期。

2017年年报显示,蓝海之略最大的客户是四川省南部县人民医院,设备销售金额为8770万元,其次是山东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设备销售金额为6100万元。仅前五家医院的销售额就达3.18亿元,且合同履行都不到一年。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蓝海之略2017年前五大客户

据公开披露的数据,蓝海之略2013年到2018年上半年,累计销售额54亿元,这大致对应医院未到期合同规模的总和。

第一财经记者致电数十家与蓝海之略有过合作的县级公立医院,绝大部分都没有正面回应。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医院都觉得“这事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讲”,不少医院更是选择默默承担还款。

也有医院积极应诉。记者通过公开资料查询到6例医院、融租公司和蓝海之略三方纠纷案件的判决结果,其中5例判医院败诉,院方或者赔钱,或被查封资产。今年10月开庭的一起案例中,法院判德兴市中医院支付给荣年融资租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租金、违约金等共计1480万元。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10月15日,海宁市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确认德兴市支付给融资租赁公司1480.6万元。

随着越来越多医院收到传票,医院资产被冻结和查封的案例正在快速增加,存在国有资产有大量流失的风险。

“我们整天都在催收,三家医院一共放了5000多万,蓝海不行了,现在只能找医院。”一家大型融资租赁机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没想到蓝海之略也会做垮,可能是医院不盈利,最后资金转不动了。”

在北京汇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雪梅看来,如果蓝海之略确实将资金投入各个项目了,只是因为摊子铺的太大导致资金链断裂,那么这属于商业风险,医院仍然要向租赁公司付租金。

她认为,医院和租赁公司已经签了租赁协议,即使是蓝海之略的过错导致设备没有交付、科室没有建成等后果,医院也只能向蓝海之略追索,不影响医院承担对租赁公司的责任。

“如果蓝海之略获得资金后,没有用于采购设备、支付专家费用等,而是挪作他用,蓝海之略确认涉嫌诈骗的话,那么医院和租赁公司的损失均只能向蓝海之略追偿,医院可能不需要再支付租金了。”李雪梅表示。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蓝海之略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的医院名单(部分)

2018年11月,浙江海宁市人民法院的一起判决让院长们看到了希望。

案件中,荣年融资租赁(中国)将田阳县妇幼保健院和蓝海之略一并告上法庭,要求医院支付剩余租金、违约金等共计1700万元。

但法庭驳回了起诉,法院认为,“被告蓝海公司收取巨额设备货款,但未能提供所购设备,案涉多家公立医院,被告田阳医院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也已立案侦查,有经济犯罪嫌疑,应当驳回起诉。”

另一起判决中,法院也认定蓝海之略有欺诈行为。今年8月,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二审裁定中判蓝海之略败诉,撤销了公司与兴化市中医院之间的服务协议。

法院认为,蓝海之略以特别提示的方式误导医院“无需直接进行设备款项投入”,就能提升医疗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但兴化市中医院眼科规模较小,病源有限,合作之后一个月之内就能达到每月盈利上百万元,违背客观规律,显然无法实现。

法院还认定,蓝海之略隐瞒其关联公司为案涉设备的出卖方,虚报设备价格,串通涉案的万佳融资租赁公司,高价兜售设备,最终目的是欺诈医院。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医院新模式“双雄”

蓝海之略被业界称为第二个远程视界。

2018年年初,被喻为“医疗航母”的远程视界集团爆雷,全国近千家县级公立医院背上了巨额债务。自2017年年底,已有四川、北京、河南等多地卫健委下达通知,要求排查上报本地医疗机构和远程视界合作的情况。

记者获得的公安部经侦局向各省级经侦总队下发的通知显示,“经初步核查,2015年至2017年间,北京远程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以协同医疗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名义,与多地医院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合作……因远程未按约垫付租金,引发大量民事诉讼,医疗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远程视界与蓝海之略模式如出一辙,两家公司合作医院总数约占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约三分之一。

这两家公司都成立于2012年左右,正值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改革的一大目的是提高基层医院的治疗水平,把小病、慢性病留在基层医院,大病、疑难杂症送到三甲医院,以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症。

然而,近年来地方财政增收乏力,县公立医院必须在资金、人才不足的情况下,完成“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至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这给蓝海之略“先上车后补票”的模式带来了机会。

2013年,蓝海之略合作医院达到256家时,前述广东省卫生厅时任副厅长曾警示道,“200家已将相当多了,应尽快进行第三方卫生技术评估,摸清楚资源到底怎么配置,病患、政府、医务人员是不是都满意。”

但蓝海之略不仅没有放慢节奏,反而快马加鞭,到2015年合作医院翻了一倍增至400家,截至2017年9月,公司已与860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各类科室1444个。

加快跑马圈地的原因之一,是后来者远程视界的有力竞争。与蓝海之略通过在全国巡回举行“健康中国基层行”百市千县精准健康扶贫慈善晚会以打开当地医院市场类似,远程视界发起了“集善扶贫健康行”公益活动,邀请到了更加重量级的北京三甲医院专家和主管单位人员巡回推介。

远程视界的模式也更加激进,其为医院垫付租金并兜底债务,使得业务能快速落地,租赁公司快速发放贷款。连续丢了几个省的市场后,蓝海之略决定从2016年9月起学习远程视界模式,双方在全国展开白热化的地盘争夺战。

不过,和远程视界截然不同的是,蓝海之略基本上能做到设备到位,并且拥有自己的专家团队大医精诚集团,全职医生达516名,多数项目都处在实际运营的状态。但是,这也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

2018年6月21日,罗志林发表内部讲话,他透露公司一个月付出的人员工资就达到2800万元。为了安抚人心,渡过危机,他盘点了公司资产,算出公司垫付租金、保证金等应收款总计17亿元,称“单把这些收回来就足够全公司上下躺着吃五年”。

他还把资金链紧张归咎为租赁公司不放款和远程视界爆雷影响了项目开展。

“希望大家认清情势,不要那么悲观,不要那么不负责任没有担当,鼠目寸光,看到的都是困难,传递的都是负能量。”罗志林向员工喊话。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数百名投资者损失殆尽

“罗总现在人也找不着了,我的工资也拖了好几个月了。”刘文对记者表示。

第一财经记者在蓝海之略珠海总部没有见到罗志林,公司副总经理、第三大股东尹鹏还留守在公司。记者发现,2017年6月28日,罗志林在新三板上减持公司728.5万股股票,套现7500万元。

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尚有股东443户,当时公司股价还在9元附近波动。但截至12月26日,公司股票已经跌到0.31元。蓝海之略投资者中不仅有众多散户,也有不少机构投资者,他们本来期待蓝海之略上市能够带来丰厚的投资收益。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蓝海之略股价走势图,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

2015年8月,蓝海之略挂牌新三板前完成了一轮定向增发,融资近4亿元。参与者包括中信建投证券直投基金、中融信托和广发证券PE子公司,水木创融,以及珠海市政府引导基金等21家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汤臣倍健(300146.SZ)也投了2600万元。

中信建投证券旗下三只基金还与蓝海之略签署对赌协议,如果公司2018 年内不能上市,将收回投资款。

然而,由于蓝海之略股票流动性较低,每日成交额只有数万元,投资者几乎没有出逃的可能,公司基本面崩盘令投资者损失殆尽。

「麦存知讯」医疗明星企业突然爆雷!数百家公立医院背巨债


▲汤臣倍健2015年8月以2600万元参股蓝海之略,转让后持有标的公司2%股权

在此前内部讲话中,罗志林给出的自救方案是,第一停止给医院垫款,并让医院借钱把公司的前期垫款还上;第二请卫生管理部门协助开拓市场,“拉几十上百个医院开个会,我们的储备一下就起来了”。

但两个月后,罗志林失联了。

“中国还没有哪家公司能同时去管理这么多科室,”同心医联CEO刘伟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同的医学专业差距很大,要真的想深入做运营帮助基层医院提升能力,就必须专注。”

他认为,医疗资源稀缺性目前还难以改变,无法用一个模式快速复制到全国,各家的医院也需要区别对待,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患者情况、发症概率都不同,医院管理公司要严格尽调和甄选项目,不能因为追求发展,忽视了风险,迷失了初心。

蓝海之略和远程视界只是这个模式下最大的两家公司,全国还有大大小小数十家此类公司。

“蓝海之略和远程视界把整个医疗设备销售的生态都破坏了,”一位医疗器械销售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们垄断了医院采购渠道,最后还毁了医药代理和医院之间的长期信任关系。”

针对蓝海之略、远程视界这样的模式创新走上歧途,绕开了严格的医疗设备招标程序和医院举债的禁令,并给基础医疗体系带来巨大冲击,最终还可能造成医院破产、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第一财经记者联系了卫健委相关部门,但截至发稿尚未取得回应。

荣年融资租赁招聘(荣融集团)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Lin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