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都市圈的再拓展:东北& quot中断0 & quot,南强北弱的局面能改变吗?

国家都市圈新增成员,沈阳都市圈入围东北首个都市圈。

近日,沈阳市市长在央视表示,沈阳都市圈已经获批,成为国家批准的第九个都市圈。

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都市圈数量是7个,也就是说又多了一个已经批准但没有公布的都市圈。第八个国家首都圈是谁?

东北首个国家都市圈

2019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到2035年,现代都市圈的格局将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此后,国家发改委陆续批复了宁、福、成、长株潭、Xi';安、重庆、武汉。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在接受沈阳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2004年形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概念,2008年辽宁省将其确定为"沈阳经济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密集区奠定了现代都市圈的基础。

但是,沈阳作为东北城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经济总量低是沈阳经济圈的短板。2022年,沈阳';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7695.8亿美元。仅次于大连,位居东北第二。现在已经公布的七大国家都市圈核心城市GDP已经超过万亿元。

此外,人口流失和出生率下降也是东北面临的难题。。虽然沈阳是少数几个常住人口保持增长的城市,但2022年,沈阳常住人口为911.8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人。但2022年沈阳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5。较2020年的-3.33扩大了千分之一点五。

不过,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姚晨对第一财经表示,都市圈的规划不是由经济总量决定的,更多的是从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按照1小时通勤圈,如何分配人流和物流更有效率,对于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更为紧密和便利。

不仅如此,姚晨还表示,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沈阳一直是东北地区的领头羊。过去,沈阳';美国的经济和城市发展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沈阳都市圈的规划对东北振兴也起到了示范作用。梁启东认为沈阳现代都市圈7市1区的城市密度、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都很有竞争力,预计经济总量可以达到整个东北地区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建设,可以说对整个东北地区都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此外,沈阳将提高能源水平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最近发布的《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从2023年到2025年,沈阳将锚定并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点实现"三个一",即GDP将突破1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

南北失衡能否逆转

沈阳被定义为第九个国家都市圈后,第八个国家都市圈是谁,引发各界猜测。其中不乏对郑州都市圈的猜测。

2019年河南省发布《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提出加快郑州都市圈建设,完善规划体系。推进1小时通勤圈轨道交通网络和城际快速路建设,打造创新活力、生态宜居、魅力人文的现代化都市圈。

此后,在规划中,河南将洛阳都市圈的范围从"14";到"18";。根据已公布的河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郑州为龙头的郑州都市圈包括洛阳、开封、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济源八市。

另外,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争取济南、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去年';s《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培育和发展济南、青岛现代都市圈"。

但姚晨表示,很多城市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都市圈规划的批复文件,但部分规划范围过大,与国家发改委都市圈的规划理念不符,被退回。去年九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表示,都市圈形成的重要特征是城市间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密切,基本范围是1小时通勤圈。从各地政府发布的发展规划来看,都市圈大多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发言人还说各地在确定都市区范围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变的趋势,实现集约高效发展,防止盲目扩大规模。

目前包括沈阳在内的八大都市圈,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沈阳是东北第一个、华北第二个,仅次于Xi';安。随着北方都市圈新成员的加入,是否会扭转南北不平衡的局面?

姚晨说,在很多领域,南方经济更活跃,城市活力更强。。比如GDP前十的城市中,只有北京一个北方城市。城市活力反映了区域发展的现状。提振北方经济、遏制南北差距扩大的关键在于发挥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从经济总量来看,在24个万亿GDP城市的分布区域中,南方遥遥领先:18个城市位于南方,6个城市位于北方。从人口规模来看,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7个特大城市和14个特大城市的21个城市中,北方只有9个城市。

姚晨表示,目前北方城市的引领作用不仅在中心城市减弱,一些省会城市的首位度也比较低,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减弱,不挑起大梁。规划建设都市圈,有利于提高中心城市的能级。

国家都市圈的再拓展:东北& quot中断0 & quot,南强北弱的局面能改变吗?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理财天下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